国产最强,Ticwatch2智能手表一万字详细评测

首先上大图吧,Ticwatch2智能手表表壳还算是好看,至于侧面和背面,有点设计分裂。下面看下具体的评测,内容比较多,也很全,本文也是随性而写,分段随意,想买的同学还请耐心阅读以下内容。

国产最强,Ticwatch2智能手表一万字详细评测
正面

参数配置:联发科MT2601(1.2G双核A7)+512M内存+4G存储+300mAh电池。

经过半个月使用后,终于完成了这篇可能是史上最长最深的智能产品评测。

当中混杂了很多科普,以及面向业内和搞机人士的内容和评价标准,导致篇幅很长,需善用页面右下角的浮动目录转跳。Ticwatch、inWatchT和AppleWatch参数对比包装与配件Ticwatch2有“悦动、经典、精瓷”3个版本,各自采用不同的包装。而我们这次拿到的是排在中间的经典版,纯黑盒子表面是凸面布料,周边有烫金的标语。包装比预想中要朴素一些,配件包括说明书、无线磁吸充电底座、充电器和电源线。经典版和精瓷版都内置了贴片式的eSIM卡,和手机一样带有入网许可。圆筒形的充电器输出功率5V/1A。

国产最强,Ticwatch2智能手表一万字详细评测
这个充电的座子

但实际上底座的功率很小,用手机的充电器甚至电脑USB接口充电,充电速度也不会有明显分别。磁吸式的无线充电底座直径比表身稍小,内部估计有不少金属元件,体重和磁力都比预想大不少,底部是一整片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软胶垫,手表放到大概位置就能吸住,用着比较方便外观与做工Ticwatch2采用的是传统腕表造型,整体颜值不错。42mm全圆形表盘比前代的46mm小了一圈,屏占比73.5%,官方宣称是屏占比最高的纯圆智能手表。表身主体为拉丝不锈钢材质(悦动版采用的是铝制表身),左侧是圆形的表冠,右侧表背的塑料部分是隐藏式触控区,官方命名“挠挠”。

其最大的特征有两个:表冠默认是放在左边的(系统支持左右调转),表盘玻璃高于表身2mm左右。前者是为了给自家的“挠挠”触控条让位,后者可能是为了减轻表身的厚度,顺带提供屏幕边缘的触觉提示。除了精瓷版用的是陶瓷后盖外,悦动和经典版Ticwatch2用的都是塑料材质。正中间的PPG光学心率传感器由Pixart(原相)提供,宣称精确度和抗干扰能力更强。机器采用20mm通用表带,原配表带都有快拆设计,无论是棕色还是黑色皮带,内侧都是浅棕色的内里。不锈钢表扣造型比较圆润,同样带有拉丝纹理。Ticwatch2的设计非常讨巧,亮面的金属表壳只是表身的前盖,另外2/3的厚度都是黑色后盖,大幅减小了视觉厚度。表带接口附近刻有机器型号和电气规格信息。后盖顶部是扬声器开孔,底部有麦克风和声学均压孔,而非手机上的降噪麦。

这些开孔很小,但因为位置比较高而且有表带掩护,一定程度减轻了容易积攒灰尘的问题。对比、做工与佩戴手感索尼SmartWatch、LGGwatch、著名的Moto360和Ticwatch2Ticwatch2、Moto360、LGGwatch和索尼SmartWatch的表带Ticwatch2虽然体型稍小,但厚度并不占优。它和另外几只“老前辈”的设计风格迥异,唯一的共同点是,表带都是消耗品,无论是硅胶还是皮,使用半年以上就会有明显的使用痕迹。特别是皮表带,即便注意保养,它们的服役年限还是比较短的。Ticwatch2的表身骨架是传统腕表的,不锈钢拉丝处理纹路细致,做工不错。虽然Ticwatch2只是42mm表盘,屏幕比46mm表盘的Moto360小一些,但后者是无表耳设计,戴上手反而更贴手一些。说实话,笔者是更喜欢初代Moto360和初代Ticwatch的外观,特别是它们没有缝线的表带……

但传感器更多的Ticwatch2体积体积控制更好,表带也缩减成更合适亚洲人的20mm。手小的用户和大部分女性戴着也不会太突兀,变相拓宽了受众群体。佩戴Ticwatch2整体佩戴手感表现正常,比普通是石英腕表稍差,在智能表里是中等偏上的水平。影响手感的三大因素:重量与重量分配:悦动、经典、精瓷(下面简称低中高配)分别是铝壳、钢壳、钢壳+陶瓷后盖,重量递增明显。低配的表芯肯定是最轻舒服的,重量类似普通的石英表,中配版的重量类似机械表,而高配就是金表的重量级别了。只有高配版甩动手腕时会有比较明显的拖拽感;

外形:贴合手腕的部分是抛光曲边的塑料,接触面积不大,异物感较轻,比较舒服;

表带:皮表带质感不错,改为了缝线设计,厚度稍有增长,导致褶皱更容易出现。原配皮表带是20mm宽度,更窄的表带无疑佩戴透气性更好,也会更舒服一些。

国产最强,Ticwatch2智能手表一万字详细评测
戴在手上大概就是这么个样

硬件与基础表现

Ticwatch2在硬件上的主要变化是下面几个:内置贴片式eSIM卡,可以独立3G联网,可以收发电话和短信;多了GPS,用于地图和运动轨迹记录;背面多了红外传感器,用于离腕锁屏(脱下表之后需要密码进入);其他小一些变化包括PPG光学心率计,无线快充、线性马达的加入。

屏幕Ticwatch2从前代的1.5英寸TFT半透半反屏幕换成了1.4英寸OLED屏幕,分辨率提升到400*400,PPI达到287。平时手机上看的AMOLED屏幕也是OLED的一种,其优点是薄、省电、饱和度高(颜色艳丽)。而对于智能表来说,最重要的特性是显示黑色时可以关闭像素点,从而提升对比度和省电。亮度:系统提供5档亮度调节,最高亮度420尼特左右,比绝大多数AMOLED屏幕的手机亮度还高,日光下看时间没有压力。

但最低亮度偏高,最低档亮度足以应对90%的场景,阴天和室内都挺合适,但半夜看时间会有点太亮。精细度:虽然PPI比上一代高,但用的很可能是Pentile排列,实际PPI得按6.7折来计算,稍微靠近看就有比较明显的颗粒感,字体和物体边缘“开叉”的问题也比较明显。色彩&可视角度:屏幕颜色显示艳丽,有A屏惯有偏蓝绿,但程度不算明显。可视角度不错,135度之后会有一定的亮度衰减和偏色,但一直压到170度左右度依旧能看到到屏幕内容。反光&其他:屏幕的透光率还不错,反光不会太严重。

当然,大太阳下面该反光还是反光的。比起反光,玻璃面板的厚度会是更大的问题,虽然无法确认这是否全贴合工艺,但表层和显示层有比较明显的距离,少了手机那种跃然纸上的感觉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极限可视角度。总体来说,这是块中上水平的智能手表屏幕,虽然精细度一般,但亮度够用,色彩艳丽。最重要的是其OLED材质,是常亮模式的物理基础。性能系统存储信息硬件配置:智能表经常换壳不换心,AndroidWear阵营多个产品用的都是核心屏蔽版的骁龙400。而Ticwatch2则是直接沿用了前代的性能部分,都是联发科MT260+512M内存+4G存储+300mAh电池,MT260的CPU部分是1.2G双核A7,参数和手表上的骁龙400几乎重合。性能与流畅度:

这个配置和2012年的千元机接近,绝对性能比较孱弱,但AndroidWear和出门问问的TicWear系统都是专门设计的系统,几乎没有后台,流畅度和响应速度还可以。开机耗时40秒左右,重置系统只需2、3分钟。地图载入、AndroidWear兼容模式下的微信,载入速度都一般,看得出性能上的吃紧。

但只能显示两个二维码内置的支付宝开启速度也很慢,这方面优化还有待改进。系统与存储:内部存储占去了1.19G,模拟SD卡1.22G。前者用于存放应用数据,安装20个app之后剩余860MB,几乎是不可能用完了。基础模块:触控、震动、音量与音质触控测试触控:屏幕只支持单点触控,触控反应速度正常。

通过画图应用测试,没有断触位置,但屏幕边缘灵敏度一般,边缘对切线的感知比垂直线更灵敏,不过手表系统无需精确操作,这个特性对实际操作没什么影响。震动:力度肯定够用,都已经强到让笔者这种强迫症都在为电量和寿命心疼了。系统有强和普通两个档位可选,但震动强度貌似没什么分别(因为线性马达而无法调节?)音量:最大音量和正常人室内讲话的音量稍弱,室内用还可以,但在户外基本不用指望铃声能提醒自己。音质:

在高频稍有破音,其他还凑合。可能是厂家觉得大家用手表听音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很多智能手表是没有扬声器的,即便有,音质都不会太好,也极少会让手表具备自主播歌的能力。通话音质:用内置贴片式eSIM卡通话时的音质会比通过手机通话好一些(后者是蓝牙+扬声器的双重折损),整体音质比较一般。铃声:几个铃声的审美还不错,但只有4种铃声且不能自行导入其他音乐文件。

射频模块:蓝牙、GPS、WiFi与3G如无意外,所有这些射频模块都是集成在联发科MT260这颗SoC上的,因为机身背面是塑料,天线部分的设计难度会比前代低一些,信号强度也应该会更好。运动app截图,最右侧为GPS轨迹记录蓝牙:半个月的使用中没有出现过蓝牙断线的问题,连接距离只有6、7米,和小米手环等低功耗产品接近,比三星GearFit等类智能手表产品要弱一些;GPS:搜星速度偏慢,位置精度也比较一般,整体可用度不高。官方其中一个宣传点是用户可以只戴表就能出去跑步锻炼,但可能是GPS的强度和精度问题,实际运动模式开启后,app会建议用户连接手机和联网使用。不过即便连接手机,GPS冷启动时间都需要10分钟以上,而且信号不好或速度过快(在车上)会导致非常明显的位置漂移。WiFi和3G:因为使用频率太低,且不会直接显示强度,所以很难观察。

但起码搜到的WiFi信号数目和普通手机接近,通讯模块在电梯和车库也没出现过断连的提示。

当然,因为底层用的是联通的服务,在二三线城市等联通3G覆盖较差的地方,基本只能跑2G。传感器:动作感应、指南针、心率传感器重力感应器、陀螺仪、加速度计:用于感知空间位置和动作的三个传感器,其灵敏度会直接影响抬手亮、甩手唤醒语音助手等体感功能,但灵敏度太高又会烧电。

Ticwatch2的这几个传感器灵敏度只是正常智能手表/手环的级别,抬手亮速度和小米手环2/GearFit等产品没有明显分别,和AppleWatch有明显差距;地磁计:也叫电子罗盘,这很明显是为了独立导航功能而加进来的。

但我们的测试机冷启动后经常会指向不准,得重启解决,导致可用度很低,不知道是个例还是通病,如果是软件问题,希望尽早修复;心率传感器:精确度比较高,和GearFit运动手环的心率数据比较接近,即便跑步时也能正常测出相对准确的数据。

但数据更新频率是10秒一次,比很多运动手环慢一些。

此外,不知道是bug,还是有根据运动速度进行结果修正的算法,笔者坐在车上进入运动跟踪模式时,心率数值会明显偏高20下左右,让其数据可信度打了些折扣。内置SIM卡中高配的Ticwatch2都内置贴片式eSIM卡,用的是使用联通3G网络(GSM和WCDMA制式)的民生通讯。

在二三线城市3G没网络是大概率事件,所幸手表功能对网速需求低,跑2G也不是大问题。注册要到微信公众号或民生通讯官网注册,过程概括就是:填包装的上的ICCID(其实就是SIM卡的ID码)和个人信息,选号码和套餐,拍包装、身份证和自己的合照上传等待实名认证审核。号码信息:

第一批号码归属地都是北上广深,为170/171开头。而8月7号时,可选范围是171910100XX-7XX,审核时间从几小时到大半天不等。

国产最强,Ticwatch2智能手表一万字详细评测
屏幕大,显示优质

另外,建议到民生通讯官网选号码(有号码筛选功能)。费用与套餐:买号码时有30元是必交的预存话费。提供0月租和9.9元两种套餐,语音都是0.15元/分钟,流量0.15元/MB,短信0.1元/条,接听免费。9.9元套餐包了30分钟通话和50MB流量,这是现在很多儿童手环的设定。出门问问官方送了100M的流量,6个月有效。

另外,来电显示5元/月,但意义不大,不建议勾。支持支付宝、微信和银联付款,之后话费也是线上交。要注意的是,激活号码后就不能退货了,维修和换机可能会因此遇上一些问题。硬件部分小结经过前代的试错,Ticwatch2上有很多针对性的设计和更加清晰的取舍。视觉式的薄机身,外观颜值不错,重量控制和材料把控都可圈可点。

但硬件上到处都能看到为了续航做的取舍,和前代一样的处理器和电池、音质和音量一般的扬声器、信号强度偏弱的蓝牙和GPS等。

这些换来的是整体体积比前代小一圈的表身,以及比前代稍好的续航,但整体续航只是智能手表的中游水平,具体会在下面详说。毕竟,这是只表,笔者还是认同出门问问的产品取舍思路的。系统Ticwatch2搭载的是基于Android5.1的ticwear4.2.0系统,本质上是个定制版的AndroidWear。系统几乎没有后台,因为没有Home键,除了导航和运动记录等app,99%的应用返回桌面后就真的是退出了,对性能和电量的消耗会小很多。智能手表的系统比手机要热闹很多,上面是现在主要的智能手表分类,当中TencentOS是腾讯直属,QQ和微信支持会更好。因为中国版AndroidWear和出门问问的渊源,即便ticwear平台应用只有几百个第三方app,但AW兼容模式下可以跑大部分的AndroidWear应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只有AndroidWear、兼容模式下的tiwear和亲属的TencentOS可以查看微信记录和回复,其他都只能以通知推送的形式看微信,无法回复。连接和管理早期运行全尺寸Android的智能手表可以直接运行手机app,无需手机管理,但现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表都需要手机进行管理和应用安装。国内的inWatch、土曼等搭载Android内核深改系统的产品,都有各自的手机客户端,里面的第三方app数目很少(前者在年初评测时只有8个app)。而AndroidWear分支上的产品,连接和运作方式都和AppleWatch类似——手机是主角,手表是配角。

如果手机上的应用有手表版,就会将后者自动同步安装到手表上。Ticwatch客户端问问应用商店截图Ticwatch2首次开机需要手机扫二维码才能载入系统,换手机后要手表恢复出厂才能重新连接,所幸恢复速度只有2、3分钟,而且有云备份。因为国内没有统一的应用商店和“混用”了AndroidWear的应用资源,其安装和管理应用的体验并不友好,而且长时间内可能也难有改善:得双边安装:手表app有自己的应用商店,下载时会纳闷为什么体积这么大,原来是下载了手机的app后,再把它们的手表版同步到手表上。不一定能安装:ticwatch的问问应用商店是中国版AndroidWear的官方合作伙伴,里面的app可以给国行版Moto360/华为watch等机器直接使用,但部分app在Ticwatch上会有错位,甚至是不能安装。

这导致部分应用,可以在手机应用管理列表看到,但手表里却没有的情况。卸载牵连:卸载手表app一定要用问问应用商店或专门的管理app,卸载时会把手机版一起卸载……卸载麻烦:

在桌面卸了手机端app,但手表app会自己留在手表上,这时候它很可能无法工作了,但你也卸不了它。需要再装一次它的手机版,再用问问应用商店或专门的管理app卸载它……另外,是对苹果手机的支持度。虽然它已经是对苹果支持最好的安卓手表,但连接iPhone的限制还是比安卓手机多很多:无法下第三方app和表盘、回不了短信和微信、没有第三方app快捷卡片、没有GPS轨迹记录。交互方式Ticwatch2除了触屏,还有表冠和右侧的触控条(官方名字是“Tickle-挠挠”)。前两个是智能表通用的设定,第三个是Ticwatch特有的东西:触屏:点击、滑动、长按都和手机一样,但取消了多指操控。左侧边缘向右划是返回,iPhone用户可能胡比较熟悉。表冠按键:表冠单击是返回,双击是截图,三击是直接飙升到最高亮度并保持10秒左右,用于应对突然跑进艳阳看不清表盘的情况。长按进入电源菜单,重启/关机/省电模式/重置开关都在里面。

这些设定都挺好的,但双击和三击功能都是没有提示的隐藏功能,正常是应该在激活或设置里提供说明的,这个希望改进。挠挠触控条:表身右侧的塑料部分是个隐藏的触控区域,可以执行滑动和点击操作(地图里可以放大缩小)。为了它甚至表冠都挪到了左侧(设定可以更换方向),在工业设计上这是值得点赞的点,但实际用途不大。挠挠触控条没有返回操作,要配合触屏使用,且用途仅限于有列表的页面。测试了一周之后,因为用不着和偶尔的误触,笔者把它关了以稍微省一点电了。“挠挠”的主要问题是它无法完全代替触屏,99%的情况下都要触屏配合使用。

如果增加双击返回可能会更实用,但又会有误触问题。而为了保证操作精度,滑动长列表要动很多下手指。

这些都是这个方案的局限,所以笔者并不看好这个方案的未来。系统结构智能手表的系统结构都可以想象成十字排列的卡片,部分产品会有排布的差异,而Ticwatch是下图的结构,时钟主页上下是控制栏(快捷卡片也在里面)和通知栏,左是语音搜索,右是应用抽屉:时钟:机器自带25款,第三方表盘多入牛毛,部分表盘还支持自定义。系统支持显示月/周/小时/秒,步数/天气/电量,但不能像AppleWatch那样显示待办事项,甚至第三方应用也暂时没找到相关功能,这个非常可惜和遗憾,希望官方早日填坑;表盘与表盘商店控制栏:两张设置卡片固定在最前面,不能修改,分别控制“飞行/勿扰/自带信号模块”,设置/铃声/亮度控制/找回手机(远程让手机响铃)/抬手亮屏开关。快捷卡片可以自定义,本质上是个应用图标,点击可以进入原应用。系统自带音乐/新闻/天气/支付宝/健康/运动共6张卡片。

但运动卡片只有进入运动模式时才显示,命名和健康很难分辨,设计逻辑比较让人纳闷)值得点赞是,语音搜索的地点、店铺、电影、航班、交通路线等信息都能添加成卡片,比较方便;通知栏和应用抽屉就顾名思义了。设置的层级图如上,系统设计完成度比较高,和AndroidWear没有本质差别,但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:位置浪费:设置菜单10个大项,但“换表盘/重置/关于/权限管理”这4个都没有多少实质意义,浪费了一级菜单的位置分配不均:偏好设定里放下了几乎所有的高级功能开关,内容是最多的,完全可以拆成几项多余层级:部分设定有第四层菜单,得点3次才能进去,但进去之后只有一个开关……像智能省电模式的电量触发线,完全可以直接平铺到上一层级来简化逻辑快捷控制栏:设置卡片里的飞行、勿扰、铃声、找回手机都是很低频的功能,去掉它们就可以省下一页了系统自带app除了系统层级的语音搜索和设置外,共有14个自带app,比较特殊的是像双卡手机一样的电话app(直接读取手机的通话记录和通讯录)和功能收得很深的健康(里面往右划到尽头才能发现久坐提醒和运动目标等功能,这其实可以放到系统设置里的)。其余app功能和交互都比较简单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系统与第三方app截图应用市场与拓展Ticwatch通过自家的问问应用商店下载和卸载应用。兼容性:少部分app对ticwatch支持不好,会有显示错位甚至无法安装的问题。数量:抛开兼容性问题,问问应用商店的资源现在还不是很多,加上表盘,总数只有数百款,有经验的玩机人士几个钟内就能折腾完了。

当然,数目还是秒杀了TencentOS等非AndroidWear内核的国内对手。质量:表盘、京东、什么值得买等大牌的生活应用还是做得很到位的(虽然用它们的机会不多),但整体质量参差不齐。游戏应用也只是仿制fappybird、躲避球等只能尝尝鲜的水平。AndroidWear兼容模式因为底层和AndroidWear一样,手动切换和重启可以进入AW模式后,可以使用大部分AndroidWear应用。

国产最强,Ticwatch2智能手表一万字详细评测
背面这个样,不知怎么形容,词穷

但该模式耗电会严重很多(按机型和使用状态不同,手表和手机的续航可能都会削弱2-30%以上),所以默认是关闭的。

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,AW模式是为了微信回复的功能,开启后可以查看群和历史记录,回复表情和语音,通过语音转文字的形式发文字。手机微信截图但还是有兼容性问题,如点不开大图、发出的语音PC端微信点不开的(提示已损坏)、默认打开“亮屏不推送”(手机屏幕点亮就不会推送)、从AW模式回退会导致部分app闪退等。体验尝鲜后,笔者还是放弃了AW模式和微信回复功能:

首先是这个功能的实用性不高,手机看消息太痛苦了,回消息倒是真的实用,但耗电太感人了,如果手机本身续航崩,这简直是雪上加霜。稳定性测试半个月期间,机器绝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流畅,刚开机和地图/微信等“较大型”的app里有卡顿,但没有出现过死机。

在AW模式切换后电量检测app闪退,只能重装app解决。整体来说,系统本身问题不大,但缺口还是在第三方app。部分表盘、手表管理app和游戏可能会弄崩手表的续航(每小时10%以上的速度待机掉电),得折腾一下才能抓出“凶手”,卸载后可以复活,但对普通用户不友好,得折腾。增强点和卖点左为运动和地图,右为对应微光常亮模式微光常亮:锁屏后会以低亮度黑白显示时间,因为是OLED,比较省电(体验会好很多,续航损耗可以接受,建议常开)。

在地图和运动app里,息屏后会黑白显示原来的信息,设置很窝心很实用。云推送:只要手机和手表各自联网了,手机忘带也能接收微信、短信和通知。比较遗憾的是来电不是推送通知,云推送模式下三星等部分手机来电时无法收到推送,更加无法远程接听电话,建议手机号直接来电转接到手表的号码上。

另外,AW模式下,微信的消息是无法云推送的。自带sim卡:没有手机也能自己打电话和上网。来电转接到手表上,忘记带手机也能接紧急来电,没手机和wifi也能用语音和搜索。

这两个都是很少会遇到,但是一旦遇到都会觉得实用的功能。离腕锁屏:开启后,脱下手表没密码的话只能看时间,在绑定支付宝和通讯录之后,这个功能非常有必要常开,设计很用心。快捷支付:手表支付宝二维码可以离线使用,装逼效果拔群。隐私推送:推送来了后,只有抬手看才会显示详情,可以防止推送被别人不小心看到(但个人用不着,而且会让消息推送详情弹出变慢,所以关了)。系统部分小结ticwear是高度定制版的AndroidWear,虽然完成度和AppleWatch还有距离,但系统(快捷卡片和开关等)、语音助手和自带应用都可以完秒AndroidWear和TencentOS等同类系统。它的短板依旧是第三方app的支持,比国内其他对手好很多,但和原生的AndroidWear有明显距离,应用管理比较麻烦。默认模式无法用微信回复,AW模式又太耗电。语音搜索语音搜索是出门问问的本业,部分用户可能下过它们的手机app,所以Ticwatch把语音搜索放在最高层级并把它作为卖点也是预料中的事情。

在时钟表面往右划、甩动两次手腕或用“你好问问”都能唤醒语音助手。语音搜索除了搜索引擎外,还要语音转文字、拆分关键词后才能搜索,更往上是前后语句联系,能像人类一样多轮交谈。而Ticwatch2本质上是在为出门问问延伸搜索情景,并经过专门优化的专用设备。语音搜索包括下面4个衡量点:速度:实际识别速度奇快,语音刚落0.5秒不到就能完成识别,是笔者体验过最快的语音识别。

但缓冲时间很短,得提前想好要问的内容,否则话没说完,机器就跑去搜索了。准确度:中等偏上水准,长句可以自己纠错,5、6个字的短句,只要普通话不是太夸张也能识别。比较感动的是,它对地点的辨识率很高,车公庙、广州岗顶等比较特殊的地点名也能很快识别。灵敏度和杂音过滤效果:

这关乎到在室外、路边等嘈杂环境能否正常使用的问题,实际效果出乎预料地好。室内正常对话音量下,近1米的距离也可以唤醒和识别。嘈杂环境离手表20多cm,正常音量也能正确识别,颇有当年用MotoX的感觉。多轮对话:

这个连Google都在努力,Ticwatch的与语音助手刚能联系上下句进行语义补充,连续对话搜索时可以用“刚才、上面说的、那怎么”等更复杂,更接近口语的搜索词。

但还只是增加用户好感的程度,并不能说带来了多大的变革,毕竟联系成功率还不高,失败几次后还是会回到传统的关键词语句。硬要挑刺的话,遗憾是没有粤语和英语识别、也不能只认主人的声音、“你好问问”的唤醒词不能自行更换。Ticwatch以及99%语音助手能干的事情主要是下面这些,在考虑用不用得着这种app和设备的时候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:搜索查询:新闻、笑话、电影、名人/事物。人性化一点的是限行尾号、奥运奖牌数、PM2.5、股指、双色球、汇率换算;生产力类:日程、提醒、倒计时、打开秒表(识别后会立刻开始计秒,这个好评);地图类:导航、个人位置、附近美食、ATM、酒店、加油站;交通类:公交路线、地铁起末班次、高铁、飞机航班;应用启动与系统信息查询:测心率、拨号、发短信、看步数比较特殊的是下面几个:打车:

Ticwatch可以绑定优步、滴滴账号,语音助手可以直接完成叫车任务;附近美女:接入花田,卡片式看妹纸,不过图片分辨率很渣,详情和大图要发送到手机上看;语言翻译:把话翻译成其他语言,多种目标语音可选;彩蛋:能听懂“大保健”是找按摩,找厕所也能给出附近麦当劳和KFC的位置所有搜索结果几乎都可以长按添加到快捷卡片以供日后查看,笔者也是把它当做收藏夹用的。想起事情就搜一下,简单信息就一眼扫描完,太长的东西就加到快捷卡片,之后慢慢看。实际使用中,虽然体验比掏手机搜索好太多,本以为这么方便的搜索会大幅提高自己的搜索频率,但事实上只有在路上才会用手表搜索。坐在家里或办公室时,还是电脑更快准狠。笔者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全天候都用的是日程和闹钟提醒,随口说就能完成,速度比手机快太多太多了。简单总结,这是语音搜索可用度最高的穿戴设备,没有之一。抬手亮屏、体感翻腕与导航这是智能手环时代就传承下来的省电设定,翻腕幅度越小、需要速度越慢、唤醒速度越快,用起来就越自然,代价是灵敏度越高越耗电,误唤醒的耗电与误触问题。机器实际的表现中等偏下,和小米手环、三星GearFit一个水平,和AppleWatch、GearFit2这种瞬间唤醒的顶级机器还有大段距离。垂手时(走路和站立)看表,再差的表也能唤醒,只是唤醒速度的差别;静止平放时(办公看电影等坐着的情况几乎都是这种),AppleWatch这种只要翻腕都能唤醒,而Ticwatch和大多数手环产品得符合条件的动作才能唤醒,每天都会遇上不少抬手但表不亮的尴尬,这会严重影响使用体验,所以宁愿牺牲15%左右的续航,笔者也打开了微光常亮模式……对于Ticwatch2可能是为了省电,对抬手亮进行了很多限制,它的特征是只认最后的表面角度,并有零点几秒的冷却时间:表面角度:

这是最大,而且很影响使用的问题,就算是走路时抬手,动作再快再大,只要最后表面没有稍微倾向自己,它也不会亮屏,即便表面是水平的……官方完全可以放宽这个角度范围,毕竟很多情况下都不会翻到那么大的角度,希望能尽早修正相关问题;加速度:要求不高,就算是特意慢动作,只要最后表面角度超过水平并稍微面向自己,就能亮屏,这还是不错的;动作冷却时间:

这也是个不小的问题,是它运动时不亮屏的主因。表从静止动起来,产生加速度后,机器会进行一次判断是否亮屏,如果这个连续加速度不停下来,就算这个时候翻腕角度符合要求也不会亮屏……这也是坐着的时候连续甩手都不亮屏的主因,只要第一次翻腕不亮屏,不停转手腕它也是不会亮的……而这个现象在GearFit2、AppleWatch都不明显。有类似问题的产品,建议测试一下机器的特征,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转腕(机器设计有缺陷,只能用户亲自折腾了)。针对Ticwatch2,翻腕时记得要让表面停下来的角度稍微面向自己,只要稍微超过水平面也足够唤醒机器了。体感除了抬手亮外,Ticwatch2加入了盖表灭屏、垂手灭屏和很多翻腕动作:两次翻腕——呼出语音助手向下翻腕——呼出快捷卡片向上翻腕——呼出通知栏来电界面下,两次翻腕——接听电话通话界面下,两次翻腕——挂断电话通知栏界面下,上下翻腕——通知栏翻页快捷卡片界面下,上下翻腕——切换快捷卡片盖表灭屏很好用,垂手灭屏(手放下就自动灭屏)设计很好很聪明,但“翻腕动作”里只有两次翻腕有实际价值(也要较快翻腕才行),其他动作需要的动作和速度很大,而且成功率很低,基本不可用。导航很多人没用过智能手表之前都会期待,手表导航可能比手机更好。

在有Google地图的国外或许是如此,但在百度和高德可信度有限的国内,还是手机更好。

此外,手表的画面太小,放大缩小麻烦,检查和核对路线麻烦,想更改路线更是麻烦。再加上Ticwatch的指南针不稳定的问题,笔者用过一次就直接放弃了。续航与充电硬件方面,Ticwatch2的SoC和电池容量都和前代一样。对续航的好消息是Ticwatch2换了尺寸更小更省电的OLED屏幕,但多了红外、GPS、3G模块(后两个按需打开,影响很小),理论上会比前代续航稍好。垂手/盖表灭屏、严格的亮屏条件等众多设定都是转为省电而设的,此外还有无线快充。毕竟电池太小,亮屏使用的时候,即便是最低亮度,极限亮屏时间不足1.5小时。

但手表很少会亮屏使用,更加影响续航体验的是待机掉电。

Ticwatch2的续航情况比较复杂,3G/wifi/蓝牙是否打开,AW模式/微光常亮是否开启,都会对续航造成直接影响。保持蓝牙连接、关Wifi、最低亮度,只装了电量监控和应用管理app的情况下,续航统计表如下:第一列的日用最省模式关了3G、常亮和翻腕动作;第二列额外开了常亮、3G和翻腕动作;第三列打开AW兼容模式、3G和所有体感动作。机器的整体续航,在智能手表里属于中等稍微偏上的水准。

如果不连接手机,可以做到3天一充,但这样还不如买普通表。开AW、wifi、3G后的耗电感人,根本就无法维持正常使用体验。

另外,部分第三方表盘和app会导致电量异常下降,可能导致手表以每小时10%以上的速度掉电。省电模式:只保留了黑白时间显示,而且要按表冠才会亮屏,这种模式8小时待机掉电3%左右,而且闹钟还能照样工作,这个点赞。预设电量(5%/10%/15%/20%四个档位)下自动触发,基本不会因没电而看不到时间。充电速度:0-100%充电,10分钟13%,15分钟24%,30分钟48%,45分钟68%,1小时93%,充满耗时65分钟。整个过程没有涓流过程,几乎都维持每5分钟9%的速度在跑,速度值得点赞。充电时最高温也只是温热,温度控制还可以。充电器:机器采用的应该是主流的Qi标准,放在手机和智能杯的无线充电板上都可以充电。淘宝几十块捡一个无线充电板,就可以家里和办公室各放一个随时充电了,如果有支持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就更加完美了。

但坏消息是它的充电器可能是面积或功率太小,S6edge和Note5都无法识别。

另外,使用电脑USB接口(5V/0.5A)充电,充电速度也没有明显分别,用手机的无线充电板,充电速度会稍快5分钟左右,但温度也会更高一些。

总结用过的智能手表多了之后,会发现以现在的技术水平,在“体积、性能和续航”的天平上权衡的结果,让众多智能手表在硬件上高度接近。同类产品在都是传统腕表的外观,并只能提供1、2天一充的续航。机器的主要用途是电话转接、短信/微信/QQ消息提醒、远程控制音乐和换表盘装逼。

对于习惯了手环一周充的用户,智能手表的续航确实是太尿崩,佩戴没那么舒服,也没有睡眠监测功能。很多人幻想手表有手机卡,手机没电也能来电转接,但其实手表比手机先没电的可能性更高,而且专用充电器还让手表用不了移动电源……现在智能手表除了颜值外,实用性上的处境非常尴尬。仅仅这样的功能是无法让人心甘情愿为它们花钱并且每天一充的,GearFit、唯乐Now2等功能较多的智能手环都比智能手表实际得多。因此同类产品都在努力找杀手级功能,如AndroidWear系列的微信回复、移动支付、语音助手、自带3/4G网络等。让我们掏钱包并忍受智能手表渣续航的,很可能只是一两个对口味的功能。

对于笔者和很多商务用户,是非常方便的日程添加和提醒功能和随时随地的搜索体验。而Ticwatch2是现在国内除开Moto360二代和华为watch之外,唯一有丰富第三方app资源的智能手表。而系统更接地气、语音助手体验、自带3G网络是前面两个对手没有的优势。它就是现在国内笔者最推荐的智能手表,没有之一。

当然,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产同行太弱,阉割后的国行Moto360二代和华为watch太贵。至于它的3G版值不值得购买,笔者的答案是不,3G网络的使用频率真的太低了,而且手表比手机更容易没电……

总之,以上就是对Ticwatch2的总体评价,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吹嘘和无尽的吐槽,如果有想买的同学,希望本篇评测能帮助到各位。

加载用时:185.0761 毫秒

相关文章

  • 国产最强,Ticwatch2智能手表一万字详细评测

    首先上大图吧,Ticwatch2智能手表表壳还算是好看,至于侧面和背面,有点设计分裂。下面看下具体的评测,内容比较多,也很全,本文也是随性而写,分段随意,想买的同学还请耐心阅读以下内容。

    罗聘 阅读540评论5喜欢5

  • 一加7Pro详细评测,满足你对旗舰手机的所有想象

    作为一加手机现阶段的巅峰之作,一加7Pro手机在性能、拍照、屏幕等方面有了全面提升,其DxOMark的相机评分111分,差一分登顶,其定制的屏幕,可以实现90Hz刷新率,这些都让一加7Pro手机成为了2019年全年机皇的强有力竞争者。提前拿到12GB+256GB版本的一加7Pro手机,我们的测评也是基于这款一加7Pro媒体评测机。

    李白 阅读429评论0喜欢0